身處于此,我們堅持把政策宣傳作為靈魂,替農民說話、幫農民致富絕不含糊。
聽說人民日報客戶端馬上上線三農頻道,突然感覺,我們這股力量更強大了,三農好聲音也必將更嘹亮。
愛農業,賊拉愛那種
就在上個月,結識了人民日報客戶端三農頻道、旅游頻道主編方園,童年是在北大荒度過的,記憶里依稀是那一望無際的麥田。“我愛農業,賊拉愛那種。”東北姑娘骨子里的那股豪爽,在方園身上表露無疑,“記得收獲時都是用大型收割機,轟隆隆的聲音特別大。”方園的三農情結大概就是從那時起萌發的。
方園愛農業,是熱愛的愛。她走村串戶,去體驗農村生活,試圖去了解每一個農村中細微的毛孔。在她心里,農業不僅僅是農藥、化肥、收割機,還有民風民俗、民間文化、鄰里關系等等,這是農村社會人和人之間的紐帶,是提升農民幸福感和自信的方式。
不學農業專業,但她無懼嘗試。方園不是學農業出身,之前從事的領域也不是農業,她還鼓勵團隊小伙伴不要怕自己不懂,多往農村跑,帶著心中的熱愛和溫度。為了把美好農村生活呈現給社會,方園決心要用腳步丈量農村的每一寸土地。她和她的團隊目前已經跑了十多個省三四十個村,未來,他們的腳步還將繼續……
擁有2.5億用戶,是種怎樣的體驗?
隨著媒體格局和傳播方式的變化,客戶端是人們獲取資訊的重要渠道。人民日報客戶端,既肩負著主流媒體的權威性,又具備新媒體通道的實效和高速。據方園介紹,未來,三農領域的重大政策及解讀、熱點新聞、產業動向等等,在人民日報客戶端三農頻道里,至少可以傳播到并影響著2.5億用戶。
方園介紹,人民日報在三農領域的報道上有著強大的民聲優勢和用戶資源,能夠起到良好的上傳下達的作用。對于中央大政策的把握、行業政策的解讀、Z新理念的傳播、行業資源的整合,都有著天然優勢。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當前,人民日報做好三農相關報道的責任和義務,就落到了三農頻道身上。“我們要運用好人民日報新媒體和融媒體等手段,為三農建設添磚加瓦。”方園說,“互聯網+農業從媒體形態出發,但不止于媒體形態,我們將用更多的互聯網手段開拓媒體資源,關注三農問題,為三農發聲。”
打造“有活力的三農”,做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內容
“三農頻道的內容,既要是專業的、嚴肅的,同時又要是活潑的、充滿活力的。”人民日報客戶端主要用戶群體是25-40歲,結合年輕用戶的需求,方園為三農頻道制定了“有活力的三農”的宗旨。
方園介紹,通過平臺內容生產的優勢,傳播行業領域Z新資訊和信息,并在三農頻道以專題報道的形式進行呈現,連接農民;對農業產業、技術、科研成果進行傳播,分享行業理念,打造“人民優品”計劃,引入電商平臺和資源,幫助農產品實現產銷,連接農業;同時,農村與城市互相需要,緊密關聯,我們要搭建一座橋梁,連接農村與城市。以此革新城市生活方式、傳達先進農業理念,讓農村與城市充分融合發展,推動鄉村振興和產業繁榮。
“旅游和農業從某種層面來說是互補的,旅游是美好生活的表象,三農是基石。”為此,方園將過去在旅游頻道內容建設和運營上的一些探索和經驗運用到三農頻道上,進行“不分領域”的整合。方園說,人們對美好生活追求越來越高,多頻次的出游、日常休閑度假成為常態,而鄉村旅游的出現,恰好能夠滿足人們在這方面日益增長的需求。這一產業的拉動,也有助于實現綠色發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